2009-03-22

我看「陸客囂張,媒體瘋狂」



斗大的標題「陸客囂張,媒體瘋狂」,就放在親綠報紙三月十八日的頭版頭條。

從中國安利萬人團的首發團於三月十六日基隆抵台的第一天開始,到十八日台中水湳機場主題晚宴後離台,短短三天全台媒體緊緊相隨,數百則新聞在電視媒體曝光的總秒數及平面媒體的總面積已達數億的價值。

這幾天,台灣有些媒體,從社論到新聞全是一片意識型態的撻伐聲,政治人物、名嘴、「學者」每天高聲嘶吼全力開罵,而其共通的結論全歸謫到馬政府向中國低頭的無能,及「攏是阿共的陰謀啦!」的中國統戰。有些媒體,則陷入團員們每天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管它好的壞的,別人有報什麼我也不能漏」的淺薄新聞追逐混戰中。

過去十年,台灣人民被政治人物的拼選舉及媒體的推波助瀾,用最簡單、最不負責任的二分邏輯推入族群分裂、「去中國化」的自閉黑洞裡相互憎惡、相互恐懼,將正義與公理蹂躪地狼狽不堪。如今,台灣與中國近十年在經濟實力上的反轉,而中國又被國際普遍視為這波金融崩解最後倚望的救世主,讓台灣的某一群人「看不下去」陷入很複雜的情緒分裂中。

拍到安利團打開皮包,拿著新台幣現金結帳(付錢不就是這兩個動作,還能有其他的嗎?),說句「錢不是問題」,就說他們「搖擺」(對高收入的他們來說,花十萬新台幣買個Chanel包、鑽石真的不是問題,率真的回答是超過了嗎?);拿著負面標題的報紙,堵著人劈頭就問:「你對台灣人說你囂張有何看法?」;明明知道潑水嗆聲的阿媽是職業演出,還是連環播;甚至有電視攝影機就搭在路口,等著會不會有人違規穿越馬路、脫鞋乘涼入鏡,可以好好修理一翻。

那裡有肉味,就往那裡奔。只要有負面、衝突,就有媒體報給你「看圖說故事」的偽新聞;只要有鏡頭、有私利,就有跳樑的政客演著「全民大悶鍋」的戲碼。頭腦不清楚的民代,還說出不歡迎大陸團到高雄的妄語,連主動飛過來的新台幣都不要賺,這款南台灣人的「氣魄」,也算是另一項「台灣奇蹟」,而付出的代價,就是持續忍受讓五個侍者,照顧一杯咖啡的景氣蒼涼模樣。

看到可以改善經濟的旅遊「燕子」即時飛來,這些政客、這些媒體實在應該探究台灣用什麼硬、軟實力活化無污染的觀光產業,用最大的善意與服務品質,讓每個來過台灣的大陸人能成為傳播好名聲的種子,帶著在台灣曾經的感動與記憶,用口碑的暈散力吸引更多的大陸「回頭客」,這才是長長久久「愛台灣」該有的作為。

陸客來台,尤其百人、千人的大團,中央層級的觀光局及地方政府應該簡化相關行政流程,制定一套歡迎陸客的標準作業程序,讓客人了解在地的熱誠歡迎與文化賣點。只要申請,就可以有為來台企業、組織團體提供免費無版權的圖檔及文字可供下載,以便作出發前的宣傳;抵台後,也可量身訂作的首長歡迎函與錄影帶、迎賓禮、優惠券,以及涵蓋生活與文化的簡體字版圖文簡介。

除了名產具有「我有你沒有」的競爭力外,從團員的高消費力上,也可看出精品與資訊產品也是吸睛的熱門商品。冀望政府在退稅、匯兌的手續上做更便民的改善,而廠商若也能提供對岸的售後服務,才能讓這些高單價的商品更具好賣相。

在地精緻餐飲,是這次大陸安利團一個重要的特色,強調所有料理及食器、擺飾,都巧心融入台灣本土生產或具代表性的元素。在台短暫旅程的餐飲中,就吃遍台灣頭到台灣尾的的金山山藥、基隆鮮活鮑魚、宜蘭青蔥和糯米、中壢仙草、新竹米粉、屏東小牛膝、紅蟳和沙蝦、澎湖石斑和角瓜、梨山高麗菜、阿里山竹筒飯、草屯蘆筍等台灣各地原汁原味的特選食材。民間的創意,是行銷台灣最重要的資產。既然他們都替政府想出好點子了,政府也真應該發揮整合統籌的力量,「抓住一個人的心,就先抓住一個人的胃」,結合各地農會及魚會好好規劃,讓陸客省時省力地方便品嚐在地台灣的美食。

國內夠水準的大型會議、餐飲場地的缺乏,讓國際旅遊產業中日益風行的「獎勵旅遊」陷入執行上的障礙。而各方政客、民代,在地勢力彼此間的複雜政治與經濟利益糾纏,也讓想要單單純純辦一場旅遊的民間企業,心力交瘁。

網路的傳播,立即而迅速。中央及地方建構一個專為陸客來台的溝通平台,是必需的。用最精簡的文字圖片,讓陸客隨時了解台灣多元的文化價值,告訴他們台灣最近流行什麼、那裡有便宜的好料、那裡有精緻的台菜、那裡可以拍到偶像劇裡的場景、那裡可以買到一本好書、何時有雲門表演、有蔣勳演講、有布袋戲演給你看。

想想幾十年前「台灣人錢淹腳目」這句話是怎麼來了,那算不算「囂張」?現在有人不能接受情勢已有變化的現實,轉過頭來說陸客囂張,只會更顯自己的自卑,實則大可不必如此。去一趟大陸住幾天,即使是最現代化的上海,仍可以親身感受到台灣人民的整體素養,是遠遠高於對岸的。口水揚波的政客不可冀望,只能靠人民敞開心胸,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實在不必那麼緊張自己會被淹沒。如果一個人只看一個國家,只有一種品味,那麼他看到的只有偏頗,是不會有遠見與未來的。

標題改成「政客囂張,媒體張狂」,或許比較切合台灣現在的實況。


2009-03-02

鑰匙

標籤:台北人小小說

● 《台北人系列檔案十七》戴上綠帽的五年級老公 Derek

「那把鑰匙……你們的房子?」大行雖然問出了口,卻暗暗期待著,老婆什麼都不要說。
「嗯。別墅是他買的。」秋對自己不只快快回答,還補上後面那一句,連自己都嚇了一跳。
大行聽得出老婆潛意識裡可能的故意,他知道秋雖然一直把家照顧得很好,卻一直想要有個自己名下、不必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屋子。
大行長了秋五、六歲。在大行這種年齡,從小到大只知道「服從」兩個字。那個時代的學生服從父母親、教官、左鄰右舍給的諄諄教誨;等進入職場,面子更薄了,奴性卻更強了,莫名其妙地將一種無聲無影的「價值」全攬在身上,苦忍的生命全給了工作,也不知道是恩賜,還是牢籠。就像大行一樣,每天上班超過十二小時,像一隻負重前行的駱駝,拼上命也要將老闆的要求,視為天意,使命必達。
戀愛三年,加上結婚五年,兩個人一路走來的感情與婚姻沒有太多的波折,秋一直是大行最放心的一部份。所以當他看到一把他不熟悉的鑰匙,心是有點亂了。卻也只能徹底舉白旗投降,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樣的衝突場面。
這兩天,大行心忖著該如何問問秋,他應該給自己及秋有許多可能的「選擇題」,還是該給只能翻牌的「是非題」。即使面對這樣的「恥辱」,大行知道自己還是拿不起斧頭,不僅搗毀不了他心愛的女人,也搗毀不了那個讓人憎惡的現實中的自己。
「那……你們……很久了?很好了?」大行停頓了很久,才又直愣愣地問。
秋的腦子開始混亂了起來,她真的忘了和他在一起多久了。恍恍地憶起有一回,十幾個人,困在會議室裡和難搞的董事長奮戰該不該再花幾千萬推新產品的促銷。調成無聲的手機就是振了一下,是他傳來的簡訊:「真的受不了了,我決定買下山上那棟房,只想抱緊妹妹好好睡一覺。」秋抿了個向上的嘴形,傻傻地在老闆面前呆了幾秒鐘。
「我們……對不起,大行。」大行不會明白見不得陽光的愛情糾纏,是致命的吸引,怎麼說也道不出其間的幽微之處。秋摸了摸口袋裡的鑰匙,決定隱晦所有的實情描述,只想早點退出這場揭密殘局。
對於秋突然迸出這麼一句抱歉的話,大行顯得拘謹了起來,不知如何接話,只失神說了句:「喔……妳還好吧。」
大行心裡頭明白,秋是個可以帶出去見場面的老婆。僅管接近四十了,秋仍舊在意自己的形象,一直保持著很標準的體重,沒有發胖,淡淡的妝、烏黑的長髮很耐看,上班也不穿沉悶的套裝,倒很講究低調的設計感與整體質感的好壞。該看的書照看,該知道的世界大事也可以聊,不因為婚姻而讓自己顯得醜態與庸俗。
有時秋穿起低胸的小洋裝,眉眼姿態之間散發出來的性感魅力,連大行也驚豔。更遑論夫妻倆袒裎相見時,讓他可兩手觸摸扭捏、無可挑剔的撩人裸身。就算是這個時刻,大行一想到秋的身體,下頭仍不知覺地鼓起了欲望,讓他更加顯出無處竄逃的尷尬與潰敗。
「他……出來後,妳……會摸他的頭嗎?」大行吞吞吐吐,還是結結巴巴地問了這麼一個聽起來近似哀嚎的問題。
「喔……」她心裡知道老公在想什麼,只發出一個什麼都不是的聲音。每回大行在高點萬箭射出之後,秋纖細白嫩的手,都會溫柔地來回摸摸他的頭髮,將嘴唇湊近他的耳際,輕聲地對他呼氣。
但秋可能不會瞭解,對大行來說,那是她最讓男人滿足的帝王獎賞。
屬於男人「唯我獨尊」的虛榮蠢動著,大行膽戰心驚地想確認這最私秘的儀式,是否也已讓另一個男人佔領,他是否真的已輸得一敗塗地。
這個時候,大行突然淡淡地笑了,笑得連眼淚都流了下來。他抬起頭來,惘惘的眼神投向秋,喃喃自語:「笑容與眼淚,原來就是這麼近啊。」
秋轉了轉左手無名指上的鑲鑽白金戒,拿了下來擱在床邊櫃上,頭回也不回地走出了他們的房間,他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