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8

歸途,靜靜地等


出差香港回台。從早上六點自銅鑼灣飯店出發,十點抵達桃園……上空,颱風眼洞不讓下,轉頭返回香港。就這樣沒出關在機場閘口間坐著、吃著、趴著,窗外移動著午陽、黃昏與黑夜。整天聽著手機網路佛法課,心情平靜如常。

CI 92235號閘口,早晨820到凌晨220,留個紀念。天災,沒得怨。二點十分,還沒要登機的意思,希望不會再改數字了。幸運,二點四十五分登機。

空中盤旋多時,終於落地,桃園天亮了,跑道是乾的,六點整。




   








   







2016-09-03

捷運匆匆


四年前的九月,因為眼疾短時間惡化急速,決定用書寫「臺北捷運日記」這擋事,提醒自己不要在移動的顛震車廂上,用殘疾眼眸盯小螢幕。要自己多望遠看山,多望近看人,就是不。低。頭。看。手。機。

終究,惰性很重、記性很差,斷斷續續寫了三百多篇,去年夏天停了筆。捷運日記沒寫了,出城進城當然還是一樣搭著捷運,也留著貼窗拍照的舊習。

悠悠長長的二十幾載,總是用淡水線捷運的高度觀諦臺北的秋冬春夏。若真要我說看到什麼,我會說臺北因「山」而美。從淡海進城的觀音山、大屯群峰,到綿延而來的陽明山、圓山,陪著晨曦、夕日與銀月,萬種風情,慰藉著一介行者風雨歧路、或然必然的世間因緣。

前些日,行經士林,一顆亮亮的球,在捷運車窗外緩緩迎來,緩緩逝過,我在心中「哇!」了一聲。翻出三、四年來這燒錢的龐然大物存影,自忖著,可以讓民眾走進「臺北藝術中心」的日子,應該不遠了吧。

我執深重的歲月,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