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溽夏,為了執行公司將於八月下旬推出,針對台東縣內國中生助學計劃的「希望工場」公益 TVC ,和一群認真專業的電視廣告拍攝團隊,走入台東幾回。在東台灣毫不遮掩的烈日與藍天綠地下,在偏遠學校學生的純真與清澈眼眸中,觸發舒放的自在,一次次撫慰著我這被都會世事折騰過度的魂魄。
鹿野高台,青青草原的邊境,是晨間湛藍的天,掛著一朵又一朵的半圓白綿雲。看了四十幾年天空的我知道,台北怎麼樣也產不出這般形狀與彩度的雲,「好美!真的好美!」我和身旁的年輕工作夥伴,只能頂著火熱的燦陽,瞇著眼,同聲讚歎。
我知道本片導演可尚,和掌鏡的懷恩導演,愛極了這發燙般的光線與顏彩攝境。這片廣綠草原,伴著幾十個在地孩子們的熱血奔跑與青春歡笑,毫無異議地成了這齣有紀錄片性質的TVC一個重要的寬幕風景。
除了登高望遠的鹿野高台,黑蒼蠅不離身的鳳梨果園,看得到海的黎明前新豐里大橋,有小火車經過的瑞源國中校外省道,小黑蚊成群的初鹿國中樓梯、電腦教室、圖書室,更深山裡的原住民桃源國中操場,都有孩子們開朗的真情面容。
拍攝入鏡的不僅是孩子們日常的上學生活,還有可尚導演要每個孩子說出的「你長大要當什麼?」。就在鏡頭裡,一個一個單純的青春生命,很有節奏地說出他們真心的渴望。
「我要當工程師!」
「我要當外交部!喔,不!是外交官!」
「我長大以後要當生物學家!」
「當醫生!」
「我要當比爾蓋茲!」
「我要當護士!可以賺錢,可以救人。」
「體育老師!」
「我要當獸醫!」
「我要當李遠哲!」
「飛行員!」
「我要當服裝設計師!」
「小說作家!」
「我要當外交部!喔,不!是外交官!」
「我長大以後要當生物學家!」
「當醫生!」
「我要當比爾蓋茲!」
「我要當護士!可以賺錢,可以救人。」
「體育老師!」
「我要當獸醫!」
「我要當李遠哲!」
「飛行員!」
「我要當服裝設計師!」
「小說作家!」
聽著這些與「北部觀點」刻版印象中相差甚遠的偏遠國中孩子「長大以後要當什麼」,我好像被夏雷電擊命中,湧上一股莫名的感動,一種生命酣暢的美麗感動。
「感動」,對我來說,是某種動態進行中,被激盪出來有感心、有覺念的特殊心情。它可能讓我更加沉默,也可能讓我只想引吭高歌!看看這群十幾歲原住民、平地的國中孩子們或靦腆、或自信、或盼望、或理所當然的眼神,那是我原先沒有料想到的恢宏景致,美得讓我動容。
大人們常勉勵小孩:「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鼓舞有著無限未來的孩子們,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台東縣是全台國民所得最低的縣市,教育資源尤其匱乏。對這群大多數經濟情況不是在平均線上的國中孩子來說,我會想,美麗但貧窮的在地台東會困住他們嗎?會是什麼因子困住他們?他們會想掙脫嗎?
倘若心的大小,真能決定一個孩子觀看世界的視野,大人該給他們什麼出口,讓他們不再看到井底之蛙的天空?
返台北的飛機上,我回望著這些日子與這群孩子的相處,映入腦子裡的美麗更為遼闊。更加相信他們下一步唯一的「成功」,不是考上城市的第一志願高中;離開太陽神眷顧的台東,不是他們未來唯一的「選擇」。靠著孩子自我與周遭大我的每一個誠心被喚醒、被無限延續,「我長大以後要當……」的想望是可以實現的。
一進門,我迫不及待地給家中小朋友和導演一樣的問號:「嗨!你們長大以後要當什麼?」正在看 Chanel V 的國二女兒,想都沒想地爆出肯定句:「搞笑明星!」;而目不轉睛盯著電腦螢幕,正大戰著「魔獸」的國三哥哥卻給了他老媽一個有點敷衍的答案:「當然是和遊戲相關的喔!」
因愛而行愛,我願相信,每個被愛緊緊擁抱過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會是個也能關懷別人的成熟生命。
世界上除了"笑容"
回覆刪除再也沒有比"感動"更美的詞彙了
若我回到從前,那"長大要當什麼?"
終於有了方向------------
"在萬華某個街口的轉角處 , 一場美麗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