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6

《台北捷運日記》2013.5.6


◆  2013.5.6(一)/ 晴轉午後陣雨

台北現有的捷運線,對我這使用者來說,
每一條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功能。

淡水綠線,致命線加事業線。
主管進出城、上下班通勤,是我的另一雙腿。
只要它稍有閃失,我應該那兒都去不了,
只能在家自主管理,可謂影響甚鉅。

北投紅線,放懶睡覺線。
當身體超級疲累、上車又沒得坐時,
就會在北投站轉搭在此發車,保證有座位的區間班紅線。
總會挑個可以將頭斜靠在車窗的位子,除了好睡覺,
拍窗外的綠山青天白雲與街景,也很方便。

文湖棕線,蘆洲輔大橘線,晃晃接駁線。
這兩條路線,總擔當著我通往城市各地的過橋配角。
從晃動不安的文湖線望去松山機場,景緻特別,賞心悅目。
民權西路、忠孝新生站的橘線轉運間,常常讓我亂了月台方向。

板南藍線,吃喝玩樂娛樂線。
忠孝復興、忠孝敦化、國父紀念館這三站,
已經涵蓋了每個月卡費所在地的五成以上。
餐廳、百貨公司、書店、咖啡器具專賣店、推拿工作室……
悶久了,想花錢,就搭這條看不到台北天空的地龍線。

這條藍線上,有兩家餐廳的麵食,
會像是遠方的情人,不斷地,不斷地向我招手。
身為年資已滿十年的資深單身女子,
就「一個人去餐廳吃飯」這件事,已經毫無心理障礙。
當服務生問:「請問幾位?」
總可以面帶微笑,理直氣壯地應著:「一位。」

倘想在短時間內痛哭流涕,會到國父紀念館站的「麻膳堂」。
一碗麻辣麵,滿足了自己想要狠狠地吃點什麼的慾念。
若想要靜靜地享用美味的隔離,忠孝敦化站的「SOLO PASTA」是首選。
滿口黑壓壓的墨魚麵,適合獨自一個人和如「犄角」般的詩集作伴。
(希望鯨醫師不會診斷這樣有礙消化)

感謝這城市,體貼著一個人的移動,一個人的晚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